永春白鶴拳源流
-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种之一。于清朝顺治年间(一六四四~一六六二年),由福建福宁州(现在霞浦县)北门外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方种,家中殷实富有,为人尚侠义,性好少林拳术,广 ...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种之一。于清朝顺治年间(一六四四~一六六二年),由福建福宁州(现在霞浦县)北门外少林拳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方种,家中殷实富有,为人尚侠义,性好少林拳术,广交天下豪杰,凡所闻名武师,多从而师之,苦练不懈,久之练得心手机灵,有出神入化之妙。方种早年丧妻,独生一女七娘,年方十六,聪慧灵巧,深得方种疼爱,视为掌上明珠,故七娘得其传授最精最细,七娘有未婚夫陈对墀,方种本欲传其武艺,不料陈乃负义之人,一去不返,七娘持节在「白练(莲)寺」礼佛。一日,七娘在寺内织布时,见一只大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羽,舞足弄翼,引喙衔毛,伸颈觅食,缠脖歇息,抬头长呜,姿态优雅美观,心中大为惊叹,即以手中梭盒投之,白鹤闪跳避过,又以纬尺击之,又被白鹤展翼弹开,俄而白鹤振翅凌空而去。于是七娘感悟之余,就将白鹤的振翅,扑翼,抖翎,晾羽,缠脖,呜叫等动作,揉合在少林拳中,经多年的揣摩实践,创出别具一格的新拳种 ------ 「鹤法」,世人俗称「白鹤拳」。为纪念在「白练(莲)寺」创出鹤法,就将寺号为「教练寺」,以寓不忘,并在寺中教传鹤法,不数年声名大噪,名闻遐迩。
永春人曾四随其师颜起诞(又名颜上观,精棍法),云游各地,以武会友,慕七娘之名,到教练寺拜访,颜起诞恳请七娘把曾四收留门下,传予毛征细致功夫。七娘见曾四朴实厚重,遂收其为徒,传予鹤法,后经方种主意,与曾四结为夫妇,生有二子。曾四在教练寺中潜修十余年,其艺已臻至精微之境界。据「永春县志.方技传」载:「康熙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以罪谪永春」。住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在那里广授生徒,后人称为「曾武馆」,白鹤拳(鹤法」就此在永春发扬光大,蓬勃发展。
方七娘与曾四夫妇俩到永春后,在后庙辜厝教传吴,王,林,蔡,乐,许,周,康,张,辜,李,白等诸姓二十八人,人称「二十八英俊」。据说曾四夫妇曾在后庙辜厝边观音亭摆下挡台,与各门各派高手切磋技艺,取长补短,提高技术水准。二十八英俊中,乐杰居第一,王打兴居第二,曾四之子曾绿使以及李元卿,林泮,辜喜,陈传,张居,染布应,辜魁,辜班,辜助,林椎,姚虎,潘贤,叶福,刘灶等等,皆是当时高手。后世称曾四为「前永春名师」,传人中以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五人最为杰出,世称「前五虎」。郑礼艺成之后,与林椎,姚虎等人挟技外游,寻师访友,与各地武林高手交流切磋拳艺,以冀白尺竿头,更进一步。
郑礼周游各地以武会友,取长补短,行侠仗义,不但丰富了白鹤拳的内容,也扩大白鹤拳的影响,使白鹤闻名遐迩,也在各地播下了白鹤拳的种籽。郑礼一生传人,不可胜数,门徒遍布永春,德化,大田,尤溪,仙游,莆田,福清,福州,漳州,连城,远至江西。较有名望的有刘降,郑养,郑宠,林添,卢益,李昱,蔡熙,林全等人。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夏历六月,康熙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兵台湾,八月与与郑克塽谢和,台湾终与大陆统一,隶属福建省,两岸民众自由往来,其时施「从台湾带来一名师白戒,亦是教练寺传授的,入永春教」节力」(寸劲节力),从此永(春)拳更增愈好」,使白鹤技法更加完善。
郑宠,林添等多人随其学艺,后人称白戒为「后永春名师」,传人中以郑宠,林添,郑畔,辜初,辜荣五人最杰出,世称「后五虎」。
白戒在永春传授「寸劲节力」后,使白鹤拳技术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弹抖震劲的特点更加突出。经过前永春名师曾四,二十八英俊,前五虎,后五虎和后永春名师白冶这几代人,自康熙至干隆百年间的交流推广,总结提高,弃芜存菁,丰富,发展了白鹤拳的技术理论,使白鹤拳成为一种攻防意识强,健身价值高,深为人民所喜爱的拳术。这一时期是白鹤拳传人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鼎盛时期,在技术理论和练功方法上形成了具有永春人文地理的技术体系,因为这些白鹤拳的代表人物,籍贯都在永春,人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把白鹤拳加上「永春」地名,成为「永春白鹤拳」,或简称「永春拳」,一直廷用至今二百多年,永春白鹤拳经过几代人的传播发扬,成为闽省最大的门派,也免不了出现了衍化和发展。一些对永春白鹤拳有独到心得,功力深厚的拳师,通过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致力潜修,有所启发,于是在永春白鹤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风格各异,自成体系的新拳种。
清干,嘉年间,永春白鹤拳第三或第四代传人五枚师太,在永春白鹤拳的雄厚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将这种崭新的拳法传给严咏春,由严咏春与其夫梁博俦发扬光大,人们称这由严咏春传教出来的新拳法为「咏春拳」(永春拳),也就是现时风行世界的广东「咏春拳」。
永春白鹤拳流传到福州等闽北地区,衍化出,飞鸣,宿,食四种风格各异,套路纷繁,拳理及技法各异的「福州鹤拳」。「宿鹤」又称「纵鹤」,「宗鹤」,食鹤也有人称为「朝鹤」,「痹鹤」。其中纵鹤拳发最为蓬勃,影响也较大。纵鹤拳也称「宗鹤拳」,台湾也有称其为「二高拳」的。「纵」为福州方言,按字义解释:「纵者缓也,发矢曰纵」。其势如人体突受冷而颤抖,以「纵」为名,其意在突出鹤拳的震抖力量。
纵鹤拳始创人方慧石,字世培,福清县茶山人,生于清道光元年(1820年),从小拜一李姓白鹤拳师习艺,李女氏为「后五虎」郑宠之派下弟子。方氏艺成后,在福州天竺寺苦修,见白鹤舒翎抖雨,悟其阴柔震抖力,将所学之鹤拳加以改进而成「纵鹤拳」。其门人较有声于武林的有唐依鹤,程学琛,黄霖,蔡道年, 子 方永华,侄 方永苍等。纵鹤拳在台湾十分流行。
食鹤拳:源自郑礼一系。至七代蔡忠,蔡忠传其侄蔡公颂,蔡公颂传福州林德顺(别号蕊师),二十1年代到台湾喜义谋生,受当地富绅刘故聘为私人教师,食鹤拳由是在台湾广为流传。
鸣鹤拳:源自「前五虎」之王打兴。至第六代林世威,林传福州盖山潘屿八,潘渗入罗汉拳精华,创「鸣鹤拳」,潘传长乐县谢祟祥(余师)(Ryu Ryuko / Xie Zhong Xiang (1852-1930))。八十年代日本冲渑刚柔流空手道派人到福州认祖归宗,确认刚柔流始创人东恩纳宽量及宫城长顺曾在福州拜谢崇祥为师习艺,并立碑永志。近代较有声于武林的有:黄性贤,阮东,余宝炎等人。虽然福州鹤拳已经发展为风格各异,套路纷繁,拳理与技法自成体系的拳种,但它们都源自永春白鹤拳。故此,它们脱离不了永春白鹤拳的影子,离不开永春白鹤拳的技、理、法。
这些从永春白鹤拳衍化出来的拳术,尽管已经自立门户,然而他们仍然尊奉方七娘、曾四、郑礼、郑宠为祖师。他们仍然沿用故有的永春白鹤拳经为指导理论,其中以「白鹤仙祖传真法」、「永春郑礼教传拳法」、「白鹤拳家正法」,最为普遍,即使有些仅得之一鳞半爪,也珍如供壁。
三百多年来。永春白广泛流传于八闽和东南亚各国,它独特的风格各丰富扎实的内涵,对整个南少林武术起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不少拳术均有早期永春白鹤拳的形象。
永春白鹤拳作为南少林一达尊、二太祖、三行者(猴拳)、四罗汉、五白鹤中最年轻的拳种,其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历久不衰,是有它的历史渊源,健身作用和技击价值的,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朴实又丰富的内涵,辨证而富哲理的技法而盛行于世。
永春白鹤拳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取象于名,冠于雅称,寓意其中,便于记诵,易于领悟,利于习练。它的套路动静有法,虚实分明,快慢相间,起伏有序,脉络贯通,神气流畅,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形神兼备,轻盈灵巧,弹抖劲足,技手多变。它讲究「内外合一」,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守丹田,以意引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以气催力,吐气生威,攻防并重,运手务柔,着手须刚,讲究子午虚实,吞吐浮沉,刚柔缓急,后发先至,拳法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手法短桥多变,步法走闪灵活,劲力饱满刚脆。
永春白鹤拳三百多年来,几经沧桑,历久不衰,蓬勃发展,代有能人,现在分支派衍,花繁叶茂,尽管各自开宗创派,但是他们仍然情结祖庭。
(1) 漳州永春白鹤拳传承略
漳州一带流行的白鹤拳,源自永春白鹤拳祖庭永春县。清朝末年,永春人张聪携独生女香娘由永春县迁居漳州市,隐姓埋名在北庙塔脚庵一家香烛店中当制香师傅,人称「聪师」。时店中有个年轻伙计杨华,资质聪慧、勤劳好学,为人厚道,经过多年的观察,张聪觉得杨华是习武的材料,日后必能将永春白鹤拳发扬光大,遂将永春白鹤拳加以传授。杨华苦练不辍,又能举一反三,数年间技艺大进,对「聪师」执礼甚恭,聪师见他真诚孝敬,乃招赘为婿,并改为张姓以继「香火」。聪师悉心将永春鹤拳授之,不数年尽得鹤拳精髓。
一九二零年张杨华继聪师之遗志,致力发扬永春白鹤拳,创立「捷元堂」武馆,人们尊称他为「奖师」。一九二五年应聘主教龙溪国术馆,一九二九年任教岳口、古塘国术馆,一九三二年主持中山待御港国术馆。一九四四年逝世,亨年七十四岁。奖师一生传人无数,漳州、龙岩、角码等地的永春白鹤拳均出其门下,其传人在全国、全省以及地区、县的赛事中均获得十分骄人的成绩。
漳州永春白鹤拳自张聪传入后,经奖师发扬光大,它虽是源自永春祖庭,但是在技法上却有所差异。一方面是奖师在传授拳术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门生个性、身形有别,授予不同的拳法,加上不少生徒带艺投师,原先已习有其它拳种,再随奖师习艺,自然也会把原先的拳术渗杂其中,故此现时流行在漳州一带的永春白鹤拳与永春县的永春白鹤拳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然而,即使彼此在形式、套路、技术有所差异,它们都还是秉承方七娘、曾四、郑礼等前人传下来的技、理、法,保持着鹤拳的传统基本要求,如古拳谱说的:「夫拳者历代以来,许多种样,各说俱言一理,唯筋骨正直,出力接续,谓正祖矣。苟其身不正,三十六骨节,七十二筋气,无一齐出力,此乃非祖之拳,其拳不足论也!」先师郑文龙传下来的永春白鹤拳与现时漳州一带的又有所不同。先师先授业于奖师门下,又获永春「梳头师」授予祖庭技艺,兼收并蓄、共冶一炉,形成既有共同的技法,又有不同的理路。先师最重视基本功法的训练,基本功又分有动功和静功两种,动功以「三战」(又称拳祖)为主,静功以「桩法」为重,进而有多种功力训练方法,先师传下来的套路不多,简约精巧,实而不华。
永春白鹤拳虽因各种客观因素而有所衍化,然而它们都保持着「以鹤为形、以形为拳、轻盈灵巧、形神兼备」的传统风格。
(2) 先师郑文龙传略
先师郑文龙(一九一一年至一九八四年)福建省漳州市人。自幼酷爱武术,其父见其性好武,年未及冠即延聘武师授以拳术,不数年技艺大进。稍长蒙龙溪国术馆永春 白鹤拳大师张扬华(奖师)收为弟子,专修永春白鹤拳术。年十八,获奖师许其登堂入室,协助国术馆教务,自是在武林中渐露头角。先师并不以此自满,仍朝夕钻研,风雨不辍,到处寻师访友,切磋观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闻同门前辈永春「梳头师」一手永春鹤拳已臻化境,获奖师首肯,礼聘来家传技,三年间尽得鹤拳精髓。
一九三二年先师代表龙溪国术馆参加全县国术比赛,技压群雄,勇夺冠军,于是声名鹊起。越两年再获福建省第五行政区国术赛第一名,从此奠定了先师在八闽武林的声誉。先师虽已有声武林,犹能饮水思源,亟谋「前传后教」,宣扬本门武术,以报师恩。应闽南、闽西各地聘为教席,致力发扬光大永春白鹤拳术。五十年代初,为了更好发扬永春鹤拳,先师毅然离开根基已固的故乡,组织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武术队伍「福建少林国术团」,到处宣扬永春鹤拳。国术团的足迹遍及闽南、闽西以及潮州、汕头、海丰、陆丰、惠州等地,以高超的永春白鹤拳术和精湛的少林医术,饮誉一时。
一九五七年,先师南来香江,以跌打医术悬壸济世,然闽省乡亲,潮汕人士,慕名仰范,登门求技者不绝于途,先师以盛情难却,只在医余择人而授。及至一九六九年,登门请求教益者日益增多,遂在北角英皇道设馆,公开教授拳术,馆名「福建少林永春白鹤拳社」。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第一间福建少林拳馆,也是唯一的一间。先师虽身怀绝艺,然为人谦恭有礼,从未以武骄人或恃技凌人,其个性木纳寡言又不善交际,只默默传技,非熟人故友甚少知其身怀绝艺,先师一生授徒无数,不限传授健体防身之技艺,尤重武德,谆谆训诫生徒:习拳必须讲求为人处世之道,宽恕容忍之德。不许生徒恃技滋事,故此在港之生徒从无作奸犯科之举,称誉武林。
先师一生对永春白鹤拳术不离不弃,精研不辍,技法已臻化境,最善指掌功夫。二十载春风化雨,三十年默默耕耘,在港九播下了永春白鹤拳的种子,生徒遍布港九及东南亚各地,诚一代宗师!
(3) 三战
福建鹤拳与其它福建南少林拳法一样,以「三战」为基本功的组合训练,拳谚有称:「三战为万法之始,入门之基」。所谓「三战」,意即头正、身正、步正。通过「三战」的练习,达到动作的规范。
鹤拳古谱说:「教徒之法必以三战为先,端正为务,然后练其手足相应,两骨出力一气串出,此「沉」一字也。「沉」乃是三骨串插推叫身力,呼吸出势,威如虎,非人可比也。」
「三战」动作简单,内容则至精至微,包含着鹤拳的技、理、法,为不可或缺的一个功力训练组合。先师时时告诫我们说:「练拳三战起,三战练到死。」、「三战比起什么补品都要补,只要练好三战,百病不侵,益寿延年。」
「鹤拳理法述要」说:「练拳要先知理法,初用功以轻柔为主,呼吸清徐,意气下沈,步马宽柔,腰腿灵活,肩沉肘坠,池吞田吐。次则舒背运气,神静志闲,关节柔绵,丹田充实,浮沉伸缩得宜,宽紧缓急相应」。
练习三战要求做到:
一) 头项提正、贯串呼应:练拳时,头项要挺拔起来,头用意向上顶,下颏内收,头顶好像戴上一顶石帽子。头项能够挺拔起来,就有上下相引之力,没有头项的挺拔,上下力就无法连通贯串。「挺拔」并不是随便抬抬头、拧拧颈,「挺拔」在意不在动作形态,拳经有谓:「是以头顶出力,能静不能动,如戴千斤之势」。头项挺拔,「脑后大拇筋与诸龙骨串落,腰中尽尾骨,与腿头足掌心相呼相应」,这样,就有上下相引力。当然,头为一身之主,它是整个身体的「首领」,也就是由头领起全身上下之力。除了头足相叫应外,掌心与丹田、胁腹,拇指与背、腰、腿,尾指与头顶、腰足等等也要有互相呼应之意,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全身练成一块」的「整体力」。
二) 沉肩坠肘、紧守心胸:头项挺拔,双肩自然放松沉落,有挑千斤重担之意,两肘下坠内夹,腋下不可夹死,肘尖不可贴胁,应有一个拳头大的空间,以利劲力能来能去,出入自然舒适。胸部放松,胸部肌肉一紧张,气必上浮。沉肩守胸,可增大肺活量,挺胸挤背必得其反。
三) 两手昭阳、吞吐节力: 双手沉肩、坠肘、坐腕成「昭阳手」,分成三节,肩至肘为内节(根节),肘关节为中节,腕关节为尾节,要做到内节如铁一般坚实,与肩身成一整体;中节吞坠,尾节如胶如漆,灵活多变。双手来去出力发劲,出手时吐气(吐),收手时吸气(吞),一吞一吐互相配合无间,坚持「中门不让,子午不离」。练习时与肩、头、背、胯、膝要贯串一气,互相呼应,如有橡筋互相牵引、拉扯,吞肩坐节(坠肘),发胛力,劲达指尖。出手时节中随身与胯同向,不可缩入开出,手节对膝,承接全身各处之力。
四)前三后七、不丁不八:三战的基本功训练,以「不丁不八」三战马为主。鹤拳马步要求「四点金落地」,双脚十指抓紧地面,而膝头则灵活机动微微上提,步法视势变而动,如水无定势,进退如在烂泥中走动,脚掌与腿、胯、腰、肩配合,上沉下顶,与头项联成一个整体,做到「全身发力齐动」。进退时不可贪前失后,脚掌心与手掌心要互相叫应贯连。身势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做到拳经说的「步步接身势而出,战出指定无响步之声」、「前足作后足,后足作前足,进退必当头脑、肩背、腰中、臀内一齐,平直不可反出曲入」。
五) 呼吸注气、丹田发劲:鹤拳的呼吸以自然舒适为合,吞吸吐呼,它的呼吸声由丹田发出,如果声由咽喉出,声音松散,必定是「中气受郁,五肢不能接续」,也即是说未能做到气沈丹田,挺拔叫应。如果头项提正,胸部舒展,中气畅顺,丹田气满,则能提肠束气,就能以内劲发出。
三战的头、身、手、脚四种力势的吞吐浮沉训练,紧密配合着呼吸发劲、进退步法、劲力来去、上下贯串、手脚协调,它概括了鹤拳的技、理、法。三战易学难精,必须信心、苦心加恒心毅力,论年不论月,要练到手脚协调叫应,上下贯串和顺,配合呼吸发劲,做到「身动如山飞,气胀似海溢」。
鹤拳经有谓:「学者苦心勤练,论年不论月,举手行步,五肢归接中肢,虽手足动如车轮,而身能静如铁柱,手能硬如铁枝,两足落地,步步生根,任迁不散,可见真成实力活力,愈出愈奇,岂有不尽善尽美哉!」
(4) 五行相生相克论
世人谈论拳术,常谓某拳生某拳,某拳克某拳;又谓五行相生相克,这个生那个,那个克这个。年少无知,苦苦牢记,及年纪大了,阅历多了,才知此乃江湖骗人之谈,乍听似有理,但细究以拳理,双方交手拼搏,那有可能考虑什么生什么,什么克什么,如果等眼睛看到了,再去思想如何生克继而出击,早已给人打倒。这种欺人误人的说法,千万不可相信,否则只有遗害终生。
拳术一道,手快打手慢,要眼奸、心狠、手辣,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势不两立。世无不可破之拳,总是学拳千着,一熟为先; 练势多年,一快为主。出手论招,使拳论套之流,实门外汉谈拳,能习得全身互相叫应,出手先认子午归中,不期然而然,莫知致而致,虽不敢说一定能制人,但肯定不致制于人矣!
鹤拳十分强调「叫应」、「呼应」,拳诀有谓:「叫应二字,真有上中下之推,无处不听从其使矣!」所谓「叫应」`「呼应」’其实就是全身大小关节,无不有上下、左右、前后互相协调配合。拳经说:「叫应二字,比喻一条线,弃一头独一头出力,此线焉能出力?若出势用力不顺,强用力,断不能接头身之力,故叫应二字也如一条线两头取定,推紧来去出力之势。」也即是说,叫应力每因动静而不同,静时其力一贯,动时被此呼应。动静之力又因用法不同,先辈将其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力量。
然而,传统上的说法,都是「易经」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正如我们上面说的,这种说法是不切实际的。福建鹤拳的见解就有别于传统上的说法。
食鹤拳「论五行手」一文这么写说: 「拳经曰:手似杨柳,拳似弹,金成圆,木要尖,水起浪,火带风,土追杀。
金形手 -- 金形手为以掌背向前,攻守以掌背为要着,其发出力量透于各指节,而以「抖」字诀练之,金成圆,求其能圆滑透尾。
木形手 -- 木形手为指尖向前,攻以指尖击人,其力发出至指尖,故木要尖,求其能尖如钉透木,使受害部更深入。
水形手 -- 水形手为以小臂至掌为着力点,掌心向天,其力于「摔」字诀求之,水起浪其意为水为柔性,柔能克刚,故水手有柔性而能克敌之刚手,水如海浪汹涌而出,无坚不摧也。
火形手 -- 火形手为以掌心向前击敌为白鹤拳最猛之手法,亦最多采用手法,故火带风之用意为星星之火可燎原,致火手一致入连环击敌,使敌无还手招架之余地,又火手出如台风猛袭,微孔必入。
土形手 -- 土形手为双手握拳成珠,以拳头击人,为凶猛之手法,土追杀之意凡以土手出手创敌,敌必受害,如要闪顽敌下毒手,需以土手克敌,万无一失。」
先师对鹤拳中之金、木、水、火、土五种手法的见解,与食鹤拳又有不同。先师常谓:鹤拳的金、木、水、火、土五法,不能够拘泥于古老的说法。鹤拳将常用的劲力以其不同的用法分为五种,实际都是全身相应和顺,各关节彼此叫应协调的「全身力」。
鹤拳的五种力是这样的:
金力: 其性锋利,全身筋骨坚硬,如铁如网,无坚不摧。
木力: 外静内动,形曲力直,五肢三节处处着力。
水力: 如波似浪,荡漾澎湃,无固定形式,意之所致,似水入隙。
火力: 动如烈火烧身,又如火药爆炸,力猛烈而短促,一触即发,一发即收。
土力: 沈实敦厚,重如铅铸,意如山狱。
五行相生相克之说,由来已久,套入拳术中绝不适合。试问敌我双方拳来脚往,生死拼搏之时,那来时间考虑对方来的是什么力,自己应用什么力去「克制」? 对搏击稍有认识的人都会明白: 在生死搏斗中,胜负决于瞬间,绝对没有可能去思量生克的。拳诀有谓:「思悟者,寸步难行」。鹤拳讲究的是「寸劲节力」,「震抖力」,要求一触即发,意到劲到,更加不会去讲究相生相克,我们不应该被五行生克的谬误所困扰。
(5) 自卫反击意识
自卫意识是每个人的一种本能,与生俱来。当一个人受到侵犯或伤害时,他就会本能地发出自卫反击动作,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练武的人,其自卫意识比起平常人更加强烈,反应更加迅速,更加及时得当。拳家经过长期艰苦的拳术锻炼,培养出相当敏锐的反应能力,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快速的反应,有效地保护自己。要培养出敏锐的反应能力,平时练拳就必须虚拟面前有强敌伺机进兼,由始至终保持着高度的「攻击意识」‧它是一种不择手段以击倒对手为目的的欲望。练拳时,意念高度集中,精神紧张,摹拟面对强敌,拳脚攻击对方甚么部位,心中都得有定数,不可随便马虎,每个攻防动作不论是进退消闪等都要明白为何有此一动,每个攻守动作都要反复琢磨,反复磨炼,做到主确无误,才能得心应手,一旦真正的进行反击,面对强敌,才能视若无人,动作自然发出。没有这种「反击意识」,精神散涣,练拳就只是手舞足蹈,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动作。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炼后,拳家们的自卫反击意识就能强化到如同心理定式,渗入潜意识中,本能地随时随地应敌。在这种「反击意识」心理欲望支配下,拳家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心态,一旦面临危急,实时作出反击,然而,一般人是很难理解拳家们的这种特殊心理状态的。
通过长期拳术训练培养出来的自卫反击意识,有别于人类本能的防卫意识。人类本能的防卫意识是消极的、被动的,其效果每每软弱无力,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拳家们的自卫反击意识就不同,它是超前的、主动的、有方法的,它的反击强而有力的,大多数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由于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自卫反击的意识成为一种本能,随时随地准备应敌。故此,他们一旦遭遇剧变,横祸临头,多会镇静以处,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是否反击,如何出击的判断,脑中瞬间已有一个作战的概略.有了这种超前的自卫反击意识,面临剧变也能从容应付,不至手足无措而处于被动。 良好的自卫反击患识是以深厚扎实的功底为前提的。一般来说,武功越好,其自卫反击意识越强,这种高手锐气内敛,含而不雾,经常使敌人陷入被动局面。
自卫反系意识的强弱,与习者的个性修养关系十分密切。刚毅果断、冷静机智的人在实践中必定机动灵活,经得起变故,在极短时间进行凌厉的自卫反击; 那些心怯胆小、粗鲁好胜者则难以维持这种自卫反击意识。当然,经过严格的拳术锻炼,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弱变强,钝变灵,愚蠢变聪敏,胆怯变果敢,培养出超前的自卫反击意识。
(6) 从咏春拳源流说起
咏春拳因李小龙的发扬光大而名扬国际,但是它的源流却有很多种说法,即使是同门中人也有观点上的歧异,成为争论话题……
咏春拳自五十年代叶问先生南来香港公开发扬,李小龙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取西洋拳、跆拳道、菲律宾武术的精华,融汇贯通,集大成,参众妙,创出「截拳道」,经过他精彩的表演,电影的宣扬、推广,引发了七十年代的全世界中国功夫热潮。连带的,原本只在佛山、香港流传的咏春拳,成为街知巷闻,年轻人以能学习为荣的最时髦的中国拳术。也成为一些人攀龙附凤的目标,以能与其扯上关系为乐事。咏春拳流传至今不过五、六代,然而其源流却有颇大的差异,未能统一。即使是叶问传下来的同门,对其师门源流也各说各话。笔者在将手头上有关咏春拳源流的数据检验了一下,发觉有下列几种:
七十年代,著名武林记者陈非先生(原名龙国云、现为著名食经撰稿人)在《新武侠》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江湖十八年」的专栏,他在一篇「小龙影片震撼美国: 咏春女人拳之由来」,文中对咏春拳的源流有权威性的记述。该文开门见山地写道: 「本文内容,是咏春掌门人叶问生前亲口告诉笔者的。」该文颇长,我择要地把它摘录出来: 「严咏春是一个女人,那亳无问题了,她的拳术,据叶师传说,是得自五枚大师的。」「按照广州坊间传说,五枚是少林寺中的尼姑.......她是至善禅师的师妹。」「于是,南少林拳在晚清时代,因为这双师兄妹就分为两支。」「一支是至善的徒弟花拳陆阿彩,大闹机房的胡惠干。」「一支是五枚大师为首,傅给严咏春及苗翠花,而苗女士又是方世玉的母亲。」「上述一干人等,目前还未见到史籍有所纪录,但广州很多传说中人物,如荒唐镜等,都可以在《岭南即事》一书中找出。「史籍上无纪录,不等于没有,宋江等一O八好汉,在史籍中不及一百字,施耐庵都可以写成几十万言。目前我们正在白靖史稿「廿四史中一册」找寻可以作为线索的史证。」「照叶问师傅的说法是这样的,五枚与至善同以反清复明为己志,分头物色青年志士。至善下了红船(即粤剧戏班最古老的形式,是乘船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渔米之乡上演的)成为戏班反清复明的祖师。」「五枚则向陆地发展......五枚到了四川一个地方,夜宿客舍,闻得有女子啜泣之声......少女即严咏春。叶师傅口述的故事接下去是......五枚于是先教她两度散手,因此就在小屋中教两下杀着,是以中上门手「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严咏春最后来到广东,大抵是广州之类吧。那时至善禅师仍在珠江三角洲的红船活动。最后的一段,是四川有一个盐商来广州办盐,在广州遇上了跟五枚从事反清复明革命活动的严咏春,当时正在举行打擂台比武招亲。」「......盐简梁博仇(俦?)越看越喜欢台上的女子,于是登台一试。照叶问师傅的说法,严咏春因见梁博仇风度翩翩,有意漏了一手,让他两招,结果梁博仇得胜,嬴得美人归。」「据讲,梁博仇办盐之后,把生意交给其它家庭成员处理,亦随娇妻落籍广东。另一支,至善禅师,如何会合到陆阿彩,非在叶间师傅口述之中......」「严咏春后来觉得自己的功夫,极备特色,因为五枚是女人,其中上门手,已经灵到脱离少林拳窠臼,因而名此种拳为咏春拳。其后,代有传人。最近之宗师为叶问。上一位是陈华(找钱华),再上是梁赞,即佛山赞先生。无可否认,我们虽在正史中难以找出严咏春其人甚或五枚其人......迄今,香港的咏春,由于师承不同,功夫手脚亦略有异,一般在香港才学功夫的,都是跟叶间学的,手脚颇有不同,若以时期分之,属「香港咏春」,李小龙等即是此等功夫。」
上面转录陈非先生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由叶问宗师口述的咏春拳源流是这样的:
五枚 -- 严咏春 (梁博俦) -- 梁赞 -- 陈华 -- 叶问
这个由叶问宗师亲口所述的咏春拳源流,应该是最真实、最可信、最权威的。然而,叶宗师的一位弟子邹子传先生传出来的源流却大异其趣,有很大的差异。邹氏的门徒陈德光的咏春拳大作《核心咏春拳》一书中,刊出的咏春拳世系表是这样的:
少林寺 -- 湖南省 -- 伍梅师太 -- 严咏春夫人 -- 梁百洲先生 -- 梁能桂 --黄华宝 -- 梁怡泰 -- 梁赞 -- 陈华顺 -- 叶问
邹氏傅出的源流与其师叶宗师说的多了四代人。如以每代人三十年计算,就差了一百二十年之多。虽说叶宗师门下生徒的手法免不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是师门源流没有理由有这么大的差异的。叶问一系有此等差异,而广州的「?春拳」(大陆不叫咏春拳而叫?春拳,其原因不在本文详述)的源流又有不同,广州咏春拳师陈君翎在《武林》杂志上撰写的「?春拳」这样写道: 「历史是由历史人物的名字符串起来的。咏春拳的历史则是由这些普通名字组成的: 五枚师太(尼姑)、严咏春(村姑)、冯小青 (广东顺德人)、梁赞(曾在佛山开中医门诊)、阮老? (旧时佛山讼师)。列成世系就是:
五枚 -- 严咏春 -- 冯小青 -- 梁赞 -- 阮老?
广州咏春拳多了一位冯小青,少了一位陈华(找钱华),于是又有了另外的间题出现。
邹子传所传的源流中的「黄华宝」和广州咏春拳中的「冯小青」,与佛山另外一支同音不同字的「永春拳」扯上了关系。
七 十年代著名的南派武术作家许凯如先生(笔名念佛山人)在他一篇介绍佛山永春拳拳的文章「邓奕永春拳秘不教外人」中介绍佛山永春拳的历史,他这样写道:「.....小青知道新锦是当时唯一好功夫的小武,十分崇拜的......当堂笞应......便随着新锦落了红船,做了他的徒弟.....新锦却传授他的武功和舞名上艺术。原来新锦的武功,是得自黄华宝亲传的,永春派,六点半棍,都是在红船上教他,所以短桥短马、双头棍,都是永春派正宗功夫。」
为方便了解各个不同的咏春拳源流,我们把它列出一个世系表:
咏春拳 (叶问一系)
五枚 -- 严咏春 --(梁博俦) -- 梁赞 -- 陈华 -- 叶问
五枚 -- 严咏春 -- 梁百洲 -- 梁能桂 --黄华宝 -- 梁怡泰 -- 梁赞 -- 陈华顺 -- 叶问
咏春拳(广州)
五枚 -- 严咏春 -- 冯小青 -- 梁赞 -- 阮老?
永春拳 (佛山)
至善禅师 -- 黄华宝 -- 新锦 -- 冯小青 -- (1) 董植-- 朱颂民-- (2) 邓算 -- 邓奕
叶问对记者陈非的口述,讲得很清楚: 至善下了红船; 五枚则向陆地发展。也即是说:广东红船的功夫是由至善传下来的,五枚则在川南一带教了严咏春。咏春拳的源流倒是叶问说的较为合理可信,而佛山永春拳也十分清楚,由至善禅师至近代的朱颂民、邓奕一脉相承。
爵士先生「咏春拳源流考证」一文记为: 「从人、事、时、地、物里一一考证,咏春拳确是传自广东戏班中的红船似当无误。因为咏春拳中的二字箝羊马,其重着在抓地力,而且强调腰马一致,此一动作,确实适应于古时大木船上。另一可引证的是在洪秀全时期,广东戏班中有花面锦,以其精练的单头棍(咏春拳中的六点半棍)参与抗清,至于咏春拳传自戏班红船一说,目前广州及香港两地,仍有戏班咏春拳一脉流传。梁赞,为清朝末叶的武术家,时人称之为『佛山赞先生』也被誉为『南海拳王』,其咏春拳技得自戏班红船中的大花脸黄华宝......」
爵士先生所描述的咏春拳源流,肯定不会是叶问一系,也不是广州的咏春,应该是佛山同音不同字的「班中永春」永春拳,也即是属于至善禅师一系的红船功夫。
台湾著名咏春拳师卢文锦,为叶问宗师的外甥,其技也得自叶间,相信他对咏春拳的源流也必定传自叶宗师,由他来判断相信较为可信。
我在「王芗斋、意拳与福建鹤拳」一文曾说过: 「近人研究,证实名震中外的广东咏拳祖师五枚大师,也是永春鹤拳的早期弟子。其资料来源乃引用自叶问宗师晚年弟子梁挺先生在香港「东方日报」撰写的专栏「武林纵横」中透露的。该文现在给广州《武林》杂志所转录刊登,这里不妨抄录出来:「据说,咏春拳源自南少林五老之首的五枚师太。五枚是福建少林白鹤拳的高手。」「......毅然将练了数十年的福建白鹤拳改变,创出一套......」。
梁挺先生乃叶问宗师的亲传弟子,经十多年的研究,其所学拳法的历史渊源,信而有征,非我无中生有。
台湾地区由福建传入的福建鹤拳,不论是飞、鸣、宿、食或者是纵鹤、宗鹤、单枝鹤、双枝鹤、太祖鹤等等,都是源于永春白鹤拳,祖师都是方七娘。至于有人不管是有心或无意地扯上「咏春拳」甚至「李小龙」都是愚昧可笑的。
习武之人不知道师门的渊源、师传世系,是十分可叹又可惜的事。一厢情愿地拉人家的裙子来遮自己的脚,更是一大可悲的蠢事。